<td id="hq3hh"></td>

    1. <span id="hq3hh"><optgroup id="hq3hh"></optgroup></span>
        <rt id="hq3hh"><optgroup id="hq3hh"><strike id="hq3hh"></strike></optgroup></rt>
        <span id="hq3hh"><optgroup id="hq3hh"><center id="hq3hh"></center></optgroup></span>

          <label id="hq3hh"><meter id="hq3hh"></meter></label>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在鹽堿地上種下新希望(美麗中國·關注鹽堿地治理①)

          2023-07-17 08:43: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我國鹽堿地多、開發潛力大。近年來,我國統籌保護與開發,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作用,鹽堿地保護成效顯著。

            即日起,本版推出“美麗中國·關注鹽堿地治理”系列報道,走進山東、遼寧、新疆等地,探索鹽堿地修復治理及開發利用,展現我國鹽堿地生態、經濟效益不斷向好。

            

            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五莊村,鹽堿地分布廣泛。老一輩人有句話:“出村往外瞧,一片白面瓢;神仙來種地,難拿二成苗。”昔日“不毛之地”,今朝綠意綿延。

            五莊村是黃河三角洲鹽堿地治理的一個縮影。據統計,山東現有鹽堿地890余萬畝,其中黃河三角洲地區近700萬畝。近年來,山東多地經過科學治理、綜合利用,改良鹽堿土壤,發展鹽堿地特色產業。

            節水抑鹽,調節土壤鹽堿成分

            在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徐園子鄉,筆直的田埂向遠處延伸,大豆苗密密匝匝。走在田間,低頭細瞧,有的地塊上還泛著白花花的“堿疙瘩”。徐園子鄉黨委委員楊振群在地頭一坐,談起這片鹽堿地的變化。

            慶云縣地處典型的黃河三角洲沖積平原,降水量小、蒸發量大,鹽分易在土壤表面積累;地鄰渤海,容易出現海水倒灌,加上地勢低洼、排水不暢,土壤含鹽量較高,多年來糧食產量不高。“過去這片地,種一茬,賠一茬。”楊振群掰著指頭算著,“遇上好年景,刨除成本,一畝地一年有八九百元的收入。”

            然而,今年測產,這片地將迎來豐收:小麥畝產500余公斤。鹽堿地咋就成了豐產田?

            一條條塑料軟管整齊鋪開,管上密布細小的出水孔。“實現豐產,水是關鍵。”楊振群說,“過去以黃河水壓鹽,挖溝修渠、大水漫灌,一畝小麥需用約100立方米的水。但黃河水得‘精打細算’,于是,我們采用了暗管排灌新設備,鋪設噴灌帶,小麥一畝只需用40立方米的水,節約了不少水。”

            水用得少了,鹽壓得住嗎?“新設備應用了傳感、遠程精準分析控制等技術手段,當地下水位上升,觸發感應器,暗管啟動強排功能阻止鹽水上升,保護地表層,既能實現節水灌溉,也能調節土壤鹽堿成分。”楊振群說。

            同處黃河三角洲的濰坊市昌邑市柳疃鎮,淡水資源匱乏,為了做好節水抑鹽,當地采取引水蓄水、提取鹵水等措施。“僅在水上下功夫還不夠,治理鹽堿地,還得配‘良方’。”昌邑市柳疃鎮青阜農業綜合體負責人孫德東說。

            黃河三角洲地下土壤結構復雜,土徑小、密度大,易形成板結層和黏土不透水層。“過去硬邦邦,像磚頭一樣;現在土質松軟,透氣性好。”孫德東說,為了打破鹽堿地普遍存在的板結現象,施用生物有機肥、土壤調理劑等,增加土壤有機含量;同時,推廣小麥深耕深松等方式,不斷改良農機農藝。

            走在柳疃鎮的田野上,一簇簇苜蓿正拔節生長。“治理鹽堿地,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用養結合。苜蓿耐鹽堿,能起到改良鹽堿土壤的作用,我們利用它來吸收土壤中的鹽堿成分,從而使鹽堿地變為可種植普通作物的優質地。”孫德東說。

            科技攻關,選育耐鹽堿植物適應鹽堿地

            在東營市墾利區黃河三角洲3000畝全梯度耐鹽堿作物種質創新利用基地,阡陌縱橫,田壟交錯,夏播玉米破土而出,伸展莖葉。記者走下田埂,仔細打量,發現有的區塊玉米格外“拔尖”,個頭更高,莖稈更挺拔。

            為啥有的玉米“與眾不同”?在東營市一邦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實驗室里,科研人員聚精會神地進行作物發芽率實驗。在這里,記者找到了答案。

            近年來,山東多地立足鹽堿地實際,由治理鹽堿地適應作物,向選育耐鹽堿植物適應鹽堿地轉變。墾利區與東營市一邦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聯合開展了耐鹽堿植物種質資源收集、評價、鑒定等工作,推動鹽堿地作物種業創新。東營市一邦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紅說:“我們與國內外專業的水稻育種機構、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從各地收集不同的種質資源,通過評價、鑒定等辦法,找到具備性狀穩定、耐鹽堿等優良品性的‘優秀選手’,再拿到黃河三角洲3000畝全梯度耐鹽堿作物種質創新利用基地試種。”

            從“改地適種”到“改種適地”,僅在“選”上下功夫還不夠。在黃河三角洲,自主培育的種子正生根發芽、結出“果實”——

            走進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加速育種平臺,宛若來到一座“植物工廠”,一排排綠苗整齊地扎在栽培架上,在燈光下茁壯成長。“液位低于13厘米,要加營養液了。”工作人員輕觸屏幕,不到1分鐘,營養液從栽培架上冒了出來。將培育的作物放在育種平臺人工模擬的環境中,可以有效縮短生長周期,高效完成品系的優勝劣汰。

            近年來,東營市和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搭平臺、引項目、引人才,圍繞耐鹽堿植物精準高效育種等領域展開攻關。目前,共篩選培育小麥、大豆、藜麥、苜蓿、花生等45個耐鹽堿作物新品種(系),開展各類作物試驗示范10萬余畝。

            2022年12月,國家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正式落戶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

            “中心將鹽堿地生物育種作為首要任務,匯聚全國優勢創新資源,從政策、平臺、產業等方面一體化推進鹽堿地科技創新,探索鹽堿地綜合利用的高效途徑,為國家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作出山東貢獻。”山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梁愷龍說。

            因地制宜,發展鹽堿地特色產業

            以前,40萬畝鹽堿澇洼地,種啥也不長,只能閑置。現在,濱州市沾化區濱海鎮的渤海水產有限公司養殖車間,鹽田蝦在水中悠然游弋。天亮了,隨著打氧機的聲響,車間忙碌起來,工人將活蹦亂跳的鹽田蝦打包、裝車,它們很快將被運往全國各地。

            沾化區立足本地實際,在鹽堿地上發展水產養殖特色產業,推廣養殖新模式,建成現代化水產養殖車間6.32萬平方米,改造標準化養殖區4.4萬畝,建設小棚生態育苗棚241座。

            鹽堿地里養蝦,村民的錢袋子跟著鼓了起來。濱海鎮探索“示范區+企業+合作社+養殖戶”訂單式鹽田蝦養殖方法,組織企業將養殖訂單打包發給合作社,再派單給養殖戶,同時,企業為養殖戶提供優質海產品種苗和技術跟蹤服務。

            不光是沾化區。近年來,山東各地根據鹽堿地資源稟賦、地域特點,因地制宜探索發展模式,發展鹽堿地特色產業,推動鹽堿地綜合利用向優質化、多樣化和特色化發展。

            德州市平原縣王廟鎮堤下趙村,池塘連方成片,水上荷葉田田。“過去,這里是低洼鹽堿地,地堿水咸,莊稼很難生長。”王廟鎮源通蓮藕種植合作社理事長李勇說,近年來,縣里推行生態化養殖模式,實現塘中藕、水中魚、土里泥鰍立體種養,生產的蓮藕獲評綠色食品A級產品。

            夏天賣蝦,中秋賣魚,過年賣藕,鹽堿地成了“寶地”,村民務工有了好去處。“每年蓮藕的采挖、清洗、分揀都需要人手,我就到這里來打工,離家近,一天能掙五六百元。”源通蓮藕種植合作社社員李運友說。目前,該合作社可年產蓮藕200萬公斤、泥鰍10萬公斤,年產值1800萬元,解決200余人就業,人均增收3000元。

            “山東將持續挖掘黃河三角洲鹽堿地潛力,宜糧則糧、宜漁則漁,探尋發展特色產業,在鹽堿地上種下新希望。”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張紅旗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17日 13 版)

          • 相關閱讀
          • 小門店迸發新活力(走進市場看信心)

            早上8點多,7萬多商戶的卷閘門嘎吱作響,開啟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繁忙的一天。在這里打拼20多年的金罕崗經營一家圍巾商行,“證照聯辦、容缺辦理等改革舉措給我們提供了便利。” 夏日傍晚,北...

            時間:07-22
          • 生態環境部:中美應對氣候變化對話在京舉行

            新華社北京7月20日電 生態環境部20日發布消息,中美應對氣候變化對話日前在京舉行。 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經中美雙方商定,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于7月16日至19日訪華。中國氣候變化事...

            時間:07-22
          • 全面錘煉,大運通信網絡有保障(迎大運 展風采)

            本報成都7月21日電 (記者王永戰、孫龍飛)在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點擊“大運通”客戶端,賽事日程、賽事成績和賽事資訊等欄目第一時間彈出。“這得益于我們開展全程全網全面保障,為大運會...

            時間:07-22
          • 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強...

            時間:07-22
          • 王東明會見老撾工會領導人

            本報北京7月21日電 (記者劉博通)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王東明7月21日在京會見來華訪問的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老撾中央工會聯合會主席阿麗·翁弄本壇,感謝老撾政...

            時間:07-22
          • 從文物社會功能透見鮮活歷史(足音)

            由孫機繪制的出廓璧(河北滿城1號漢墓出土)線描圖。 選自《中國古代物質文化》一書。 著名文物專家、中央文史研究館資深館員孫機近日離開了我們。 ...

            時間:07-22
          • 領風踏浪啟新程

            盛夏當時,年中已至。回眸2023年開年以來的中國元首外交,一個個中國與世界的新故事精彩紛呈,讓世界驚艷和贊嘆。 這些故事里,有各國政黨領袖的“云”聚一堂,有中俄兩國元首的克宮深談,有中...

            時間:07-22
          • 中華文明始終在兼收并蓄中歷久彌新(國際社會看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深刻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

            時間:07-22
          • 自成都入境大運會代表團成員快速通關

            成都海關工作人員在引導入境代表團成員。 曹 昱攝 本報成都7月21日電 (記者王明峰)今天,來自美國、巴西、阿根廷、法國、南非5個大運會代表團的60...

            時間:07-22
          • 傳播科學知識 弘揚科學精神(今日談)

            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7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代表回信,肯定他們“廣泛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在推動科學普及上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勉勵...

            時間:07-22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法国女人与动zozoz0z0|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久久综合久久精品|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av影片| 先锋影音av资源网| 神马伦理电影看我不卡|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视频| 黄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网站视频| juliecasha大肥臀hd| 在线成人综合色一区| 一级做a爱视频| 成人动漫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抽搐一进一出gif免费视频| 久久91精品国产91| 手机看片1024旧版|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无上神帝天天影院| 中国大陆国产高清aⅴ毛片| 天天做天天添天天谢| 一个人hd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a级特黄的片子| 大臿蕉香蕉大视频成人| youjizcom亚洲| 国产资源在线看| 18女人腿打开无遮挡软|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韩国xxxxhd性| 国产影片中文字幕| 美女被无套进入| 国产午夜免费秋霞影院| 精品国产品香蕉在线观看| 啊灬啊灬啊灬岳|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软件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电影网|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