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hq3hh"></td>

    1. <span id="hq3hh"><optgroup id="hq3hh"></optgroup></span>
        <rt id="hq3hh"><optgroup id="hq3hh"><strike id="hq3hh"></strike></optgroup></rt>
        <span id="hq3hh"><optgroup id="hq3hh"><center id="hq3hh"></center></optgroup></span>

          <label id="hq3hh"><meter id="hq3hh"></meter></label>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

          2023-07-12 08:12: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觀眾在西安博物院參觀。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攝
            圖②:展品鎏金嵌料鷹飾件。
            圖③:西安博物院小雁塔。
            圖④:西安博物院外景。
            圖⑤:展品秦高足玉杯。
            圖⑥:展品唐代仕女俑。
            圖②至圖⑥均由西安博物院提供

            旭日東升,陜西省西安市城南薦福寺內,雁塔晨鐘聲聲響起——天圓地方設計的博物館、古樸典雅的薦福寺、造型秀麗的小雁塔共同組成了西安博物院。館、園、塔三位一體的設計,在全國博物館界獨樹一幟。

            2015年2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西安博物院觀看了西安都城變遷圖、隋唐長安城模型、青銅器及漢唐金銀器文物展、漢唐代表性雕塑與唐三彩文物展,聽取了古代絲綢之路和長安歷史文化等介紹。總書記強調,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要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在傳承祖先的成就和光榮、增強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時,謹記歷史的挫折和教訓,以少走彎路、更好前進。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近年來,西安博物院積極推動文物數字化保護利用、創新策展和公益效能提升等,讓更多人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更加堅定文化自信。

            “互聯網+”,數字化技術賦能文物保護利用

            “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是文物保護領域一次質的改變。”看著電腦里跟實物分毫不差的北周史君墓石槨彩色三維模型,西安博物院藏品保管部負責人伏海翔感慨。

            北周史君墓石槨是西安博物院一件極其重要的文物,其上的銘文及浮雕十分珍貴。通過高精度激光掃描獲取的模型,與數億像素級的高分辨紋理圖片映射合成,形成了最后的彩色三維模型。“這項應用,不僅便利了研究者隨時根據需要調取數據,還可以避免因接觸對文物可能造成的傷害。”伏海翔說。

            作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西安博物院古籍藏量達10萬余冊(件)。怎樣讓古籍走出藏經閣,從文物變成文獻,發揮出自身的價值,一直是伏海翔思考的問題。“文物要保存好,文獻要更多地為社會服務,因為它本質是一本書,不能‘鎖’在博物館中。”伏海翔說。

            古籍數字化保護項目,為這一問題提供了解決之道。借助“互聯網+”,目前西安博物院10萬余冊(件)院藏古籍已經全部實現了著者、裝幀、版權等內容的完整性著錄。通過與國家圖書館、國家版本館等重要古籍收藏單位的古籍文獻交流,古籍“活”了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給了我們新的啟迪。下一步,我們將會引入外部力量,與研究院、高校、圖書館、出版社等單位加強合作,深入挖掘古籍的研究和使用價值,讓更多人從古籍中了解中國的過去,理解中國的現在和未來。”伏海翔說。

            創新策展,多種形式喚醒沉睡的藏品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春光明媚之時,唐朝的王公貴族、黎民百姓傾城而出,曲江池邊煙水明媚,游人不絕。

            這是西安博物院原創展覽“長安有故里——絲路少年大唐行”中,根據杜甫的《麗人行》所布的場景。今年5月22日開展以來,游客紛至沓來,走近盛唐,感受長安風光,見證絲綢之路上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這些年來,西安博物院最重要的變化之一就是創新策展,原創展覽層出不窮。”西安博物院陳列展覽部副部長朱歌敏說。

            從“環肥燕瘦——漢唐長安她生活”到“十年珍藏回顧展”,從“巧工大美最長安”到“喜樂長安中國年”“樂居長安——唐都長安人的生活”……多項優秀原創展覽運用景觀、模型、影像等手段,展示西安寶藏,并先后在北京、天津、蘇州、上海、新疆等地巡展。如今,到西安博物院“刷展”成為年輕人的新時尚,今年以來平均每日參觀人次近萬。

            西安博物院珍藏著11萬余件(組)文物,這些文物見證了古都西安的厚重歷史。2022年,西安博物院對基本陳列進行大規模提升改造,改造后基本陳列“古都西安”二、三展廳面積增加到1300多平方米,展出的文物從不足500件,增加到1100余件,其中有100多件是首次展出。

            喚醒沉睡的藏品,其學術、文化、文創等方面的價值和潛力被充分發揮出來。“我們創造性地運用了綠色、黃色等充滿活力的背景顏色以及多種互動裝置,希望幫助游客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多重體驗,更多更好地感受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朱歌敏介紹。

            沉浸式教學,讓“大學校”提升公益效能

            “你好,我是博物館機器人,你需要我的幫助嗎?”走進西安博物院博物館大廳,一個“方頭方腦”的機器人禮貌地發出問候。與機器人對話,或點擊它“臉上”的圖標,就可以聽取西安博物院和館藏文物的詳細介紹。選定導覽路線后,游客還可以在它的“帶領”下趣味觀展,實現多場景互動式教育。沉浸式教學,讓這所“大學校”提升了公益效能。

            西安博物院二樓的樂知學堂里,在博物院教育專員張希晨和劉園月的帶領下,小朋友們正在玩“絲路版”游戲,一邊擲骰子,一邊問答。地圖上出現的地名、文物,讓孩子們對絲綢之路充滿了好奇。

            “如今的西安博物院,不僅是文物收藏、研究、展示的場所,還是普通人終身教育的好地方。”西安博物院教育推廣部部長田繼偉說,樂知學堂是近年來西安博物院重點打造的項目,不僅為孩子,也為視障、聽障等特殊人群以及老年人群體,提供更多感知與觸摸歷史的新方式。

            “樂知學堂為老年人組織特殊專場,把文物復制品和仿制品放進專場中,由教育專員進行主題引導,邀請老人們拿起放大鏡,看一看,摸一摸,聆聽文物背后的故事,了解歷史文化。”田繼偉介紹。

            設置教育專員,是西安博物院推動辦好“大學校”的創新舉措。不同于普通講解員,這些教育專員通過公眾教育、組織活動、宣講比賽、線上直播、線下講座等形式多樣的公益活動,向公眾講述文博知識,開展社會教育服務。

            “內容豐富的社會公益活動,讓文物背后的故事化為生動的歷史教材,浸潤公眾的心靈。”田繼偉說,“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

           

            版式設計: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12日 07 版)

          • 相關閱讀
          • 做實做細就業指導服務(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核心閱讀  各地各高校通過多種方式做實做細就業指導服務,幫助畢業生拓寬思路:指定幫扶教師提供細化建議,聘請校外導師宣講招聘政策,加強校企合作拓寬學生視野……多種舉措助力畢業生更...

            時間:07-18
          • 電纜通海島 供電更可靠

              大連66千伏普蘭店城子坦至長海縣海纜敷設工程現場。  關云達攝(人民視覺)   水下機器人在對新敷設的海纜進行狀態巡視。  楊化冰攝(人民視覺)  早晨的遼東半島,霧鎖海面。遼寧...

            時間:07-18
          • 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是我們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是我們黨百余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也是由中華文...

            時間:07-18
          • 弘揚主旋律 傳播正能量

              做好新時代互聯網內容建設與管理工作,是順應信息化變革的必然要求,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適應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的新情況,加快傳統...

            時間:07-18
          • 新發展理念的畢節實踐

              1988年6月9日,貴州省畢節試驗區經國務院批復正式建立。  2018年,畢節試驗區按照“著力推動綠色發展、人力資源開發、體制機制創新,努力把畢節試驗區建設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示范區”...

            時間:07-18
          • “形”顯恢復之態 “勢”有向好支撐

              7月17日,2023年中國經濟半年報公布。  今年以來,隨著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我國經濟運行逐步企穩向好,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但也面臨著一些風險挑戰。  如何看待上半年復蘇態勢...

            時間:07-18
          • 村民在家門口賺到了錢(幫扶縣駐村手記)

              動感的鄉村音樂、熙熙攘攘的人群、熱鬧的小吃攤、繽紛酷炫的游樂場……每當夜幕降臨,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網紅打卡地郭土樓村就熱鬧起來了!這里有小橋流水、荷塘月色、木船水輪,一派江...

            時間:07-18
          • 持續探索伸長棉纖維的密碼(講述·弘揚科學家精神)

              2023年4月,朱玉賢院士在武漢大學高等研究院實驗室做實驗。  王郭驥攝   人物名片  朱玉賢:1955年生,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武漢大學高等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教授。主要從事陸地棉...

            時間:07-18
          • 第五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揭曉

              本報深圳7月17日電 (記者李剛)7月17日,第五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彭新華、同濟大學教授周穎、大連理工大學教授鄒麗等48位青年科學家榜上有名。  “...

            時間:07-18
          • 瀾滄江畔 千年鹽田

              位于西藏芒康縣納西民族鄉境內瀾滄江兩岸的芒康鹽井鹽田,由于土壤原因,東岸產白鹽,西岸產紅鹽。芒康鹽井鹽田是“茶馬古道”進入西藏的第一站,千年制鹽技藝傳承至今,于2008年6月列入第...

            時間:07-18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女人18毛片a| 国产女主播一区|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出白浆| 99久久精品免费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91九色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真精品 | 性欧美xxxx| 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 夭天干天天做天天免费看| japmassage日本按摩|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 4480私人午夜yy苍苍私人影院| 国产日韩美国成人| 被按摩的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传媒在线观看视频免费观看| 经典欧美gifxxoo动态图暗网| 同桌好舒服好粗好硬| 玩乡下小处雏女免费视频|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欧美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日本漫画免费大全飞翼全彩|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久小说 | 美女让男人捅爽| 四虎影在线永久免费四虎地址8848aa | 美女毛片免费看|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秋霞| 欺凌小故事动图gif邪恶|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快点cao我要被cao烂了男女| japanese成熟丰满熟妇|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阿娇囗交全套高清视频|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公阅读 |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a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