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8月27日電 題:變局之中闖新路——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一年間
新華社記者陳剛、沈汝發、陸華東
探索實施全國全省首創改革舉措60余項,形成115項制度創新成果……從呱呱墜地到茁壯成長,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一年來,南京、蘇州、連云港3個片區各展風采,改革任務加速落地,開放發展動能強勁,創新活力充分釋放,產業基礎有力夯實,長效機制初步建立。
改革落地釋放活力
今年6月8日,泓懿醫療位于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二期的研發生產基地正式開業。公司總經理趙文元說,受益于江蘇自貿試驗區蘇州片區開辟的“綠色通道”,研發流程更順暢了。
生物醫藥企業在進口研發用醫療器械及零部件時,時常因產品無醫療器械注冊證而無法通關,造成研發項目停滯。作為江蘇自貿試驗區蘇州片區首批七項改革創新舉措之一,《進口研發(測試)用未注冊醫療器械分級管理辦法》切實解決了企業的痛點堵點。
江蘇省商務廳廳長趙建軍表示,江蘇自貿試驗區探索的創新成果中,有3項在全國層面推廣,20項改革試點經驗和20項創新實踐案例在省內復制推廣。
一年間,江蘇自貿試驗區積極探索在投資、貿易、金融等領域更具競爭力的制度安排,開放發展動能強勁。截至6月底,試驗區新增市場主體2.91萬家,其中外資企業近300家。
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孫揚澄介紹,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為當前穩增長、穩外資、穩外貿提供了強力支撐,今年上半年,在自貿試驗區帶動效應下,園區實現進出口總額3052.45億元,同比增長4.5%;注冊外資20.7億美元,到賬外資12.8億美元,分別增長149%、196%。
與世界聯系更加緊密
連云港港區內,巨輪靜泊于海岸,載著集裝箱的貨車忙碌穿行。江蘇自貿試驗區連云港片區區位優勢獨特,海鐵聯運便捷,班列可直達中亞、西亞和歐洲。
這里成功探索出“保稅+出口”混拼、“車船直取”零等待、多式聯運“一站式”監管等新模式,推動國際班列每箱節約60%費用、運行效率提升74%。1至7月,連云港累計開行中歐班列370列,同比增長43.97%。
在暢通雙向國際運輸通道的同時,江蘇自貿試驗區高水平“引進來”“走出去”的舉措不斷,與世界的聯系愈發緊密。
在江蘇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劍橋大學—南京科創中心、伯克利—南京研究中心、中德智能制造產業園等一批國際科創平臺正推動全球最新技術及應用成果在中國落地。江蘇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還先后在美國硅谷、英國牛津等地建設了7個海外創新中心。
今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國際貿易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江蘇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頂住壓力,外貿進出口額同比增長18%,服務進出口額增長40%。這些成績,與一年來的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密不可分。
向“試驗田”再賦能
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解決市場主體困難為著力點,江蘇自貿試驗區正由點到面、由面到鏈,帶動上下游全產業鏈開放創新、轉型升級。
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孫愛華說,下一步,江蘇自貿試驗區連云港片區將加快中華藥港、中哈物流基地、上合物流園等開放合作平臺建設,全力匯聚國內外人才、資金、科技等優質要素,推出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舉措。
對在自貿試驗區工作的符合條件的外籍技術技能人員,放寬年齡、學歷和工作經歷限制,可一次性給予2年期來華工作許可;支持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按規定開展境外有限合伙人試點業務,參與境內股權投資……不久前,江蘇省出臺《關于支持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及其第一批配套實施細則,30條“新政”為自貿試驗區的發展賦能,包括給予更大改革自主權、支持打造對外開放高地、支持打造現代產業高地等。
江蘇省商務廳副廳長朱益民表示,在推動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過程中,將以企業需求和實際問題為導向,以解決問題抓創新為目的,切實增強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推動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