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自貿區】屹立東疆港,加快促進創新策源地發展
津云新聞訊:8月25日,在中央網信辦和天津市委網信辦的共同組織下,津云記者來到中鐵工程裝備集團(天津)有限公司,近距離了解企業在天津自貿區的發展情況。
“從廠房基地建設開始,我們的發展就很迅速,各種手續都辦得比較快。不僅如此,在政策支持和人才引進方面,我們也感受到了天津自貿區和東疆管委會對企業的大力支持。”在中鐵裝備天津公司的生產車間,該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蔡輝告訴記者,自企業落戶天津以來,東疆管委會主動深化同企業聯系,加強協調幫扶,積極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難題,特別是今年疫情發生后,東疆管委會更是專門派人來企業駐點,為企業提供幫扶服務。
據了解,中鐵裝備天津公司以盾構新機制造和再制造業務為主,落戶天津以來,該公司緊緊圍繞客戶需求,開展技術研發,加強生產管理,產能和經營不斷提升,現已發展成為國內大型的隧道掘進機制造及再制造基地,以及相關零部件倉儲中心、交易中心,并依托天津港優越的海運條件,成為中鐵裝備集團產品出口東南亞、中亞以及歐洲各國的橋頭堡,為加速推進“中國制造”走出去步伐做出了積極貢獻。
不僅如此,為更好地推動產、學、研、供、銷、服一體發展,實現全產業鏈融合貫通,今年6月,中鐵裝備集團將中鐵裝備研究院再制造分院整建制遷移至東疆,成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天津設計研究院。蔡輝表示,天津設計研究院在東疆“安家”,可以更好地促進企業在產業規模、科研攻關、市場營銷、生產制造、質量服務等領域全面升級,有助于夯實獨立自主開展再制造業務能力,從而將天津公司打造成為中鐵裝備規模與效益新的‘增長極’,推動盾構再制造業務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我們東疆保稅港區升級為綜合保稅區后,區內的企業集聚、產業集聚、創新集聚都得到了明顯提升。”在東疆政務大廳,東疆自貿片區工作局副局長崔俊杰告訴記者,包括中鐵裝備天津研究院落戶,豐馳物聯網管理中心、九州通國際健康城等首批綜合保稅區功能平臺項目加快推進,一批服務綜保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實體功能平臺抓緊建設。產業創新持續推進,實現了全國首單發動機租賃異地監管業務,率先打通國內首個“外輪國用”創新路徑,租賃策源地效應進一步發揮。
同時,作為天津自貿區的重要創新發展高地,東疆保稅港區還將借助法定機構改革優勢,充分發揮改革創新“主力軍”作用,以落實自貿區創新發展行動方案及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系列攻堅行動為突破口,全力打造天津自貿區的特殊功能區和綜合改革創新承載平臺。“目前,我們區內已經聚集了租賃保理、國際貿易、航運物流等眾多行業的領軍企業;并且,近年來,東疆一直在通過創新服務舉措、優化服務方式、培育服務機制,不斷提升企業服務獲得感,打造優良的營商環境。而此前陸續推出的電子營業執照、外商投資單一窗口單一表格、一址多證、‘稅庫銀’三方協議、無車承運、跨境飛機租賃資產交易、保稅倉單質押融資、企業開辦一窗通、經營范圍規范化登記等多項政策創新應用試點,都在促進各項政策創新壓力測試的同時,為企業和產業發展提供政策創新首發應用優勢。”崔俊杰說。
采訪現場,已經調試完畢的盾構機整裝待發,一臺盾構機將運往北京,助力地鐵線路開工建設;而另外一臺更大型的盾構機,將運抵珠三角,為隧道開挖建設提供支持。正是以東疆港為代表的天津自貿區各個片區,不斷創新聚力,才吸引了以中鐵工程裝備集團為代表的著名企業來津發展;而這也將為天津的企業集聚、產業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