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3日,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接受新華社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建‘一帶一路’·權威訪談”聯合采訪,介紹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籌備情況、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年來成就及對全球經濟發展事業的重大意義等。
一、問: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召開。您能否介紹一下高峰論壇的籌備情況,有哪些亮點?預期將達成哪些成果?
答: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我國今年最重要的主場外交,也是紀念“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最隆重的活動。習近平主席將出席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并為來華出席高峰論壇的嘉賓舉行歡迎宴會和雙邊活動。本屆高峰論壇主題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實現共同發展繁榮。除開幕式外,將同時舉辦3場高級別論壇,圍繞互聯互通、綠色發展、數字經濟主題進行深入交流,并結合貿易暢通、民心相通、智庫交流、廉潔絲路、地方合作、海洋合作等議題平行舉辦6場專題論壇。論壇期間,還將舉行“一帶一路”企業家大會。本屆高峰論壇將發表一份主席聲明,梳理總結與會各方達成的共識,明確下階段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方向及重點領域。論壇還將發布一份多邊合作成果文件清單、一份務實合作項目清單,全面梳理匯總3場高級別論壇、6場專題論壇框架內形成的各項成果。企業家大會上中外企業還將商簽一批合作項目。到目前為止,來自14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已確認與會,包括有關國家領導人、國際組織負責人、部長級官員及工商界、學術機構、民間組織等各界人士。目前,參會嘉賓注冊人數已超過4000人。從目前情況看,本屆高峰論壇預計達成的成果相當豐富,既有合作文件類、合作倡議類、合作機制類成果,又有項目類、資金類、舉措類成果,總量有望超越前兩屆高峰論壇。與會各方都是為合作而來,為支持“一帶一路”倡議而來,為推動共同發展而來。在當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下,本屆高峰論壇將充分展示“一帶一路”中國倡議、全球響應、世界共贏的鮮明特點,體現黨的二十大以來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進展,對外傳遞世界各國團結、合作、共贏的積極信號,為世界提供正能量、注入穩定性。中方期待同各方一道,以本屆高峰論壇為契機,總結回顧共建“一帶一路”10年來的寶貴經驗,為新時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擘畫新藍圖,為實現各國共同發展的美好愿景增添新動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二、問: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10年來,在國際上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您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在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各國共同發展和全球經濟治理方面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答:“一帶一路”倡議是習近平主席深刻把握世界大勢、著眼人類前途命運,提出的重大國際合作倡議,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一帶一路”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了強大動力。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取得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形成了3000多個合作項目,拉動上萬億美元投資規模。中歐班列暢通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做大做強,空中絲綢之路擴能提速,大大提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互聯互通水平,有力促進經貿投資等各領域合作。“一帶一路”為各國共同發展帶來了寶貴機遇。共建“一帶一路”幫助合作伙伴搭乘中國發展“快車”,支持各國消除貧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國企業在共建國家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已為當地創造超過42萬個就業崗位。魯班工坊、“光明行”、菌草技術、雜交水稻、青蒿素等一批“小而美”民生工程成功實施,產生廣泛的經濟社會積極效應。“一帶一路”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可行方案。共建“一帶一路”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對話而不對抗、拆墻而不筑墻、融合而不脫鉤、包容而不排他,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一帶一路”為中國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進一步融合,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撐。“一帶一路”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倡議。我們將堅持平等相待、友好協商,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同各國發展戰略對接。
三、問:10年實踐已經為共建“一帶一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何以舉辦本屆高峰論壇為契機,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答: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取得豐碩成果,惠及廣大合作伙伴及億萬普通民眾。我們期待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為新起點,同各方一道,凝聚共識、總結經驗、規劃未來,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走深走實,不斷取得新進展。我們將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黃金法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的合作理念,堅持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的發展目標,同合作伙伴一道,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向著共同發展繁榮的目標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