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 (聶學祥 洪 亮)為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加速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打造“山地農產出商洛”品牌,1月10日,市政府就建設秦嶺生態農業示范市作出安排部署。
建設秦嶺生態農業示范市的目標是,到“十二五”末,全市發展開發10個特色產品,做強做優10個縣域主導產業,做大做強5個市級優勢產業,扶大扶強10個龍頭企業,建設100個園區、100個美麗鄉村。綠色農產品銷售收入突破40億元,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40%,農產品加工總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1.2:1,農村居民收入達到8000元,家庭經營性收入占到農村居民收入的42%,農業發展形態更加現代,農民收入結構更趨優化,農村生態環境更加美麗。
在區域布局上,擬建成以丹江流域(商州、丹鳳、商南、山陽)為主線,洛河(洛南)、干佑河流域(柞水、鎮安)為兩翼,以北部(柞水、商州、丹鳳、洛南),南部(鎮安、山陽、商南)為兩軸的三縱兩橫生態農業產業帶。圍繞丹江流域的中藥材、食用菌、肉雞、設施蔬菜、大粒櫻桃產業,洛河流域的煙葉、蠶桑產業,丹洛區域的核桃、生豬產業,干佑河流域的陜南白山羊、土雞、板栗產業,北部的馬鈴薯產業,南部的茶葉、油茶、魔芋、漁業產業,逐步建設以優生區為基地的生態農產品生產區、以產品聚集地為依托的農產品加工區、以商州區為中心的核心物流服務區,著力構建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發展格局。建設重點是,強龍頭,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擴基地,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抓合作,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扶農場,提升專業化水平;拓功能,擴展農業發展空間;創品牌,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建平臺,提高農產品營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