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北麓,一發發炮彈命中靶標,頃刻間火光沖天,新疆軍區某團一場實彈射擊演練如火如荼。參加此次演練的“英勇善戰硬骨頭連”以五發五中的優異成績完成實彈檢驗。走下戰車,連長長舒一口氣:“能打出這個成績,要歸功于團里推行的容錯糾錯機制。大家卸下了思想包袱,練兵備戰放開手腳、全力以赴。”
“連隊建設總會遇到一些難啃的‘硬骨頭’,在此過程中失誤受挫在所難免。面對這類情況,各級黨組織要替敢為者擔當,為探索者撐腰。”該團政委介紹,他們建立完善容錯糾錯機制,要從去年的一次實彈射擊考核說起。
當時,“英勇善戰硬骨頭連”列裝新裝備不久,便赴某高海拔陌生地域開展實彈射擊考核。這支部隊的前身是參加過羊馬河戰役的紅軍連隊,數年來,一茬茬官兵用拼搏換來一份份沉甸甸的榮譽。對于這次任務,連隊官兵目標明確:新裝備首次實彈射擊,必須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然而,戰斗力生成需要一個過程。盡管連隊此前成立攻關小組,對組訓流程、操作規程、故障排除等逐一進行細化規范,但受到海拔氣候和相關經驗匱乏等因素影響,考核當天,該連打出五發炮彈,或跳彈或脫靶,最后尷尬收場。
“英勇善戰硬骨頭連”一發未中的消息很快在全團傳開。擔負此次任務的車長感到無顏面對領導與戰友。他一邊反思檢討,一邊和骨干分析失誤原因,做好了接受批評的思想準備。
令人意外的是,復盤總結會上,團領導達成共識:此次考核成績雖不理想,但屬于創新探索、先行先試中出現的正常情況,要正確看待,不能將過錯盲目歸結于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單位。隨后,該團黨委完善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針對在創新實干過程中發生的各類失誤問題,不輕易否定前期努力、不隨意追責問責,而要堅持事業為上、實事求是原則,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切實為官兵干事創業撐腰打氣。
與此同時,他們還針對脫靶跳彈等問題,在“邀請專家上門指導、選送官兵外出培訓”的基礎上,大膽開展試訓攻關,采取“線上+線下”交流機制,與軍地專家攜手開展聯教聯訓活動,助推新裝備盡快生成戰斗力。
“面對挑戰與困難,敢于迎難而上值得肯定。這次考核,我們發現了問題,就是一種進步。希望大家再接再厲……”團政委的話讓此前陷入低落情緒的“英勇善戰硬骨頭連”官兵精神一振,大家紛紛表示一定繼續努力,不辜負組織信任。
卸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該連官兵重整旗鼓,白天在訓練場上練速度、練準度,晚上在學習室里查短板、研措施,接連攻克多個訓練難題。(梁佳偉 黃敏捷 蔡鎮營)